
關于我們
about us
是集科研育種、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種子企業
公司簡介
一、公司現狀
(一)、基本情況
云南滇都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位于宜良縣工業園區種子加工片區,占地面積14畝。是集科研育種、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種子企業。注冊資本3000萬元,固定資產2000萬元,公司現有員工30余人。
(二)、經營規模
公司主要以玉米雜交種子經營為主,水稻、蔬菜及農機設備為輔。推廣品種達10多個,自主選育通過省審(認定)的玉米新品種滇都106,買斷生產經營權的品種和大眾品種10多個。年均生產銷售玉米雜交種250萬公斤左右,銷售總額5000萬元左右,創利250萬元。 2009年—2016年累計銷售玉米雜交種2000萬公斤,累計推廣玉米雜交種600萬畝,累計新增產值31.7億元,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公司銷售的品種至今未發生過假劣種子事故,贏得了廣大經銷商和農民朋友們的信任和支持。
為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加強科技投入和新品種選育力度,引進品種資源,增強技術儲備實力,在今后一段時間,將有適宜我省不同地區、不同氣候類型的玉米新品種陸續問世,將對我省玉米產業發展、玉米科技的進步、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營銷網絡
公司在六年的發展過程中,贏得了廣大經銷商和農民朋友們的信任和支持,在省內建立了覆蓋不同生態區域的銷售網絡和營銷點,銷售網點遍及全省16個地、州、市,已有縣級代理經銷商132個,鄉鎮級代理經銷商700個。面對激勵競爭的云南市場,仍有挖掘的營銷空間。面向省內外開拓新的市場和客源,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份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計劃年銷售量以10%—15%的速度遞增。
(四)、科研基礎
1、科研力量:公司設有玉米科研室、育種室、實驗室,現有固定專職育種人員。蘇順清,本科學歷,高級農藝師,參與育種工作,負責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工作,從事農技推廣工作30多年,具有豐富的推廣經驗。譚鵬,中專學歷,參與育種、農技推廣工作,負責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工作,從事農技推廣工作30多年,具有豐富的推廣經驗。孫志國,本科學歷,高級農藝師,育種負責人,從事玉米育種工作30多年,具有豐富的育種工作經驗,在玉米新品種選育工作方面成效顯著。潘興海,本科學歷,高級農藝師,參與育種工作,負責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從事農技推廣工作20多年,具有豐富的推廣經驗。王有格,農藝師,參與育種工作,負責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從事農技工作30多年,具有一定的育種工作經驗。吳安久,農民育種家,從事育種工作50多年,先后選育審定品種20多個,為公司常年做育種技術顧問。朱向云,畢業于云南行政學院,從事農機推廣工作30余年,高級農藝師,具有豐富的農機推廣經驗。徐世林,從事農機推廣工作30余年,高級農藝師,具有豐富的農機推廣經驗。胡德昌,從事植物保護檢疫工作30余年,高級農藝師,具有豐富的植物保護檢疫工作經驗。王汝會,畢業于云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從事農機推廣工作30余年,高級農藝師,具有豐富的農機推廣經驗。
2、自有品種:現公司自主研發品種滇都106、山谷77、山谷1799、山谷717、山谷919、山谷999等8個品種并已通過審定,目前買斷生產經營權的品種:谷單3號、山農889系列品種等。
3、技術隊伍:公司設有科研室、育種室、生產部、加工部、銷售部、財務部、質檢部和辦公室等八個部門組成。其中具有中級技術職稱5人,高級農藝師3人,具有持證種子檢驗員9人,持證加工人員8人,持證貯藏人員5人,銷售隊伍6人。能按相關種子加工、貯藏和檢驗技術操作標準進行技術操作。
(五)、良繁基地
公司經過五年的發展,玉米新品種推廣日趨成熟,推廣面積逐年擴大。制種基地面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目前為止,即有穩定的玉米良繁基地10000畝,主要分布于新疆省、甘肅省張掖市,四川省西昌市,海南省三亞市,云南省會澤縣、施甸縣、石林縣、陸良縣等。種子生產質量符合國家標準,至今未出現過種子質量問題。
(六)、設施設備及倉儲條件
1、檢驗設施設備:具有固定的檢驗場所,面積200平方米,常規的檢驗儀器配套完善,如智能光照培養箱、生物顯微鏡、水分測定儀、凈度分析儀及分樣器等一些檢驗儀器設備,質量管理體系完善。
2、加工設施設備:有加工廠房1500平方米,具有種子加工成套設備,每小時10噸。如:比重、風篩精選機、包衣機、電腦智能包裝秤、封口機、噴碼機等。
3、倉儲情況:有成品庫1500平方米,種子冷庫500平方米,熏蒸房250平方米,曬場1500平方米。
二、國家政策
為了推進我國現代種業的發展和進步,國家頒發《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和《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國辦發[2013]109號),以及農業部發布的《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年)》等相關文件。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和《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國辦發[2013]109號),以及農業部發布的《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年)》精神,著力提升農作物種子生產和加工能力,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種業投入,強化市場監管,不斷提高種子企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用種安全,重點加強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良種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設,根據制種優勢區域布局,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全面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的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提高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水平。
三、公司選育狀況及目標
(一)、玉米科研育種發展的必然性
隨著現代種業的發展趨勢,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在國家政策和云南省對種業的高度重視下,為加快我省種子產業的發展,我們作為具有選育資質的種子企業肩負重任。為解決選育適合云南省特殊立體氣候條件的玉米品種,因此,多出品種,出好品種是我們選育團隊的必然選擇;同時也隨著國內外種業進入,面臨嚴峻挑戰,也是中國種子選育單位的必然選擇。
(二)、公司目前的選育情況
公司目前單獨設有玉米科研室、育種室、實驗室,現有固定的育種人員15人,專職研究人員8人,年投入科研經費146余萬元,自有科研樓面積730平方米。科研、育種基地50余畝;繁種、擴系基地面積200畝。有外引、自育自交系1200余份,年組配雜交組合200余份,有穩定雜交系50余份,品種資源豐富,先后自育3個雜交玉米新品種,目前進入生產試驗1個,省區試2個,預備試驗3個,表現良好。
(三)、選育團隊的建設
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各部門隊伍的擴充和市場需求,科研、選育是公司列為重點工作部門。選育好品種是公司最具有競爭力的后備力量,只有品種多、品種好,資源豐富公司才具有競爭力。因此公司不斷擴大選育隊伍,由原來的14人將增加到20人,加強科研人才的培養;不斷引進外來系,培養科研人才的選育精神。讓團隊始終立足本職工作做好份內事情,一是愛崗敬業講奉獻,搞玉米選育工作最大的規律就是“無規律”(不分節假日,不分天陰下雨)。團隊成員始終把選育工作作為自己的事業奮斗拼搏。二是努力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團隊在五年的工作中,不斷引進新的自交系和研發自己獨有的系譜,現已達到1200多份,隊伍陣容不斷擴大,技術已接近成熟,實力提升顯現,為種子企業最強大的科研育種專業人才和最具有戰斗力的學習型專業團隊。
(四)、育種基地建設
公司自建有育種、選育基地50余畝,投入資金50萬搞基地設施建設,該基地平整、土地肥沃、天然隔離、交通方便。育種設施設備齊全,可以實施各項選育工作,給育種隊伍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基地全部運用噴灌,便于田間管理和應用,提高工作效率。
(五)、選育目標
根據云南省獨特的立體氣候和小型氣候類型,選育抗性好、穩產性能好、耐瘠薄、適應性廣、品質優等品種是我們的目標。比如,含有泰系、78599、蘇彎系或者熱帶血緣系的品種。目前已即將選育出適合云南省穩定的自交系有200份,組合試驗上1000個,其中篩選出50個優良組合正在進一步多地試驗觀察中,為將來公司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四、綜合效益
(一)、社會效益
現公司每年推廣玉米良種150萬畝,涉及農戶43萬多戶,每畝新增糧食50公斤,共新增糧食5000萬公斤,新增產值1.075億元,戶均增收收入250元,人均增加收入60元。帶動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及老百姓的收入,為社會貢獻了一定的力量。
(二)、生態效益
玉米種植是我國農業的傳統產業,而玉米雜交種的推廣是提升傳統產業檔次、提高糧食產量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擴大雜交玉米種植面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有效增加綠色植被,植物葉片的呼吸作用,可以提高空氣質量,綠化、改善人們生活環境,桔桿可促進草食牲畜的飼養,有利于農村沼氣能源建設,減少林木砍伐,減少水土流失,控制農業污染排放,保護生態環境。玉米種子加工是把收獲的種子通過機器包衣包裝,生產過程中只用電,沒有廢物殘渣,無環境污染。
(三)、經濟效益
目前公司每年可以生產、加工、包裝玉米良種3500噸以上,銷售收入7000萬元,實現利潤總額700萬元。為種業界和云南農業增添了一份力量。
五、公司將來的發展規劃及前景
(一)、根據我國種業發展的趨勢和國際種業競爭的情況我們將走資源整合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的高標準路線,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召集省內或國內十五家以上公司形成聯合集團公司,加大育種、選育、銷售資金注入、擴大生產、加工、增加一些先進儀器及設備,爭取成為西南或國內最大的種業集團,使公司的發展與國際種業的發展接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給人民帶來切實利益和豐收。
(二)、為了壯大公司發展,促進西南或國內種業的進步,加強我國種子行業與外國種子企業的競爭,在成立聯合集團的同時,并同時建立聯合科研單位,聘請西南或國內一些知名育種家,將這些人才的力量聚集,讓專家在一起更好的交流與合作,讓更多的優良品種問世。并且我公司會不斷培養自己的后備力量,投入更多資金來吸引全國各地的農業高校才子到我公司發展,提高高校學生的就業率,同時解決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三)、公司將和大型種子企業不斷的進行合作交流,學習他們的先進文化及人文管理,并定期委派員工出去學習與培訓,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靈活應用,爭取成為國內外種業中的知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