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是集科研育種、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種子企業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管理和調用工作的有關通知
發布時間:
2018-10-14 15:4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近期,國內多地遭遇高溫、洪澇、臺風等嚴重自然災害,給當地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為確保災后及時恢復生產,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充分發揮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機制的作用,現就做好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管理和調用的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核查儲備種子。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立即組織對本轄區內國家救災備荒種子的承儲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嚴格對照儲備相關要求,核查倉儲設施條件、管理制度措施、資金使用情況,開展儲備種子數量核查、質量檢測,確保品種無誤、數量充足、質量合格,為抗災減災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開展用種需求調查。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結合當地受災情況及未來災害發展趨勢,盡快開展抗災救災用種需求的摸底調查,對受災地區需要的種子種類、品種、數量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為統籌安排國家儲備與省級儲備、做好后續儲備種子調用工作打好基礎。
三、切實做好調用響應。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提前制定工作預案,落實管理責任,明確專人負責,提前協調救災資金,切實做好災后恢復生產用種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到有調種需求時,各環節能夠及時做出聯動響應,確保救災所需種子能在第一時間調往災區,讓災民能及時補種,減少災害損失。
四、加強防災救災宣傳。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注意結合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的核查與管理,加大對農業防災救災工作的宣傳力度,幫助農民合理避災、有效防災、充分救災,災后及時恢復生產,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涉種涉農企業進行社會捐助,形成全社會關注農業生產、關愛農民生活、關心農村發展的良好氛圍,共同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農村農民造成的影響,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請各省將開展核查、檢測、需求調查、實際調用情況以及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形成的建議于10月15日前書面報送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市場監管處。
聯 系 人:孫雯
聯系電話:010-59193186
傳真:010-59193195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18年8月21日
下一頁
下一頁
2023-05-12
走過牛糞味道撲鼻的泥土小道,拐過一個擠滿白鵝的養殖小區,終于見到了偏居一隅的8畝水稻育種田,而抬起頭來,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近在咫尺,度假房產正在向這里逼近。這是一年多之前,本報記者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采訪時看到的景象。 不過這樣的窘境即將得到改善,今年10月28日,經國務院審定同意,農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海南省政府聯合印發《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
玉米種子里寄托家國情懷----記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2023-05-12
他從一介農夫成長為農業科學家;他為國家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數以千億計;他培育的玉米種,使中國土地由每畝養活1個人提升到養活4.5個人。育種界有“南袁北李”之說,“南袁”指袁隆平,“北李”一個指小麥遺傳育種專家李振聲院士,另一個就是他——全國人大代表、“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李登海。 “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解決我國人多地少
2023-05-12
甘肅受高溫天氣災害較輕。晚熟品種及部分中晚熟品種制種區約50萬畝,受影響平均減產10-20%左右,僅個別品種減產高達50%。平均減產幅度低于10%,總產減少6000萬公斤左右。? 云南和遼寧因災預計減產1300萬公斤。 大理前期干旱曲靖受粉期降雨過多,云南估計減產20%左右。 遼寧部分制種田受到干旱影響,減產程度大約在30%~40%,個別地塊絕收。 雜交玉米種子供求基本狀況 預計本期新產